当前位置: 心灵花园 > 内在之旅 > 觉醒之路 > 专注瑜伽

专注瑜伽

发布时间:2017-01-18 09:26:15 来源:互联网 所属分类:觉醒之路

节选自《生命的桂冠--瑜伽研究》


在瑜伽的内在修练中,固定注意力是必备的要项,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。“智者说,当感官沉静,心智休止,头脑平息之时,就是最高的状态。”(《奥义书Ⅱ》:iii-10)。由于“专注”在瑜伽修练中居于枢纽的位置,因此称为自我专注瑜伽。


大部分学员只是完全投入要戒绝和遵从的行为,并严格遵守。但仅是如此几乎无法在真正瑜伽之路上前进,真正瑜伽的目标在于了悟自我、了悟上帝。那些真的有一点进展的人,也不脱于瑜伽的体位,只是全神贯注在增强身体的方法和锻鍊肌肉,并使这些成为他们所有努力的惟一目标,将自己局限于瑜伽的身体培育方面,以此抗拒疾病、老化和早亡。一些幸运的人能前进到呼吸控制的方法,使呼吸控制成为瑜伽修练的最终目标,他们将生命能量凝聚于灵魂的座位上,并享受其中乐趣。就像乌龟在壳中休眠,视不动为入定的最高形式。其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抵达瑜伽更高目标的方法而已。瑜伽的目的是藉由规律地自我剖析和收摄灵魂而了悟自我,因此可以使人超越身体意识,进入更高的宇宙意识和超宇宙意识。


真正的瑜伽是自然的方法,没有人为的成分。本应容易理解,易于修练的。但由于缺少精熟瑜伽理论和修练方法的恰当老师,瑜伽已经成为负担既重又错综复杂的事情,困难到无法了解,更别谈修练。今天,生活变得益发繁复,人都没有多余空闲和机会精通所有瑜伽法门(随着时间推移,每个瑜伽法门变得更加专门),并前进到最后的终点。其结果是,这些求道者误认为某个瑜伽法门就是终极目标,因而分散能量到这些追求上面,仅仅满足于身体或神通上的收获而已。


在真实的经验中,深度睡眠状态的头脑,多少与较低等的至福世界和认知世界一致。因此,醒来之后,一个人会留有深度睡眠中享受到的没受干扰和纯粹的完美幸福印象。但这是感官世界中不自主的经验,不是清醒状态中可以随意获得的。藉着适当了解和真正修练,一个人可以大胆地移开面纱,在灵性位阶上随时啜饮完美幸福的泉源,并在内在保持与生命之流本身连系。这个生命之流是真正完美幸福和快乐的根源。正如藉由呼吸控制,一个人能够使头脑与生命能量连系,同样地,藉由感官控制和专注,一个人可以在上面更高的灵性中心,使头脑世界与认知世界连系。


“感官控制”的意思是克制,意谓抑制头脑和感官往外流到世界,到处寻找感官快乐。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除非对头脑和感官提供类似的东西或更加迷人的东西。这些东西可以作为依靠,使头脑和感官固定在里面。这称为专注,意思是接受和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上。感官控制和专注是并行的,一方面头脑断绝外在世俗的享乐;另一方面在人的内面提供一些更吸引人的东西。


瑜伽行者以某种坐姿坐下时,首先控制脐丛,然后拉引生命能量到心丛,使他们与头脑世界一致,之后,藉由诸如凝视某个更高的中心等不同的修练,设法反转头脑,使头脑回撤。第一个部分称为感官控制,第二个部分是回撤并专注于更高的中心,称为专注。


头脑由于惯性,生生世世地扩展,已发展成喜欢追逐快乐。世上的感官快乐可以归纳成如下五类:


(a) 吸引目光的美丽形状、设计和颜色。

(b) 掳获听觉的优美曲调和迷人旋律。

(c) 诱人味觉的美好食物。

(d) 讨人喜欢的芳香气味。

(e) 身体的愉悦触感。


在清醒状态感官敏锐的时候,人可以享受到上述肉体上的快乐。睡梦中多少是阿修罗(精微)界的反射,人能够享受到似乎是最大的快乐,因为在那个状态中,会直接引起头脑共鸣。在无梦和深度的睡眠中,则是因果状态的反射,一个人可以获得深度专注的认知。


因此,瑜伽行者必须藉由凝视与乙太、空气、火、水、土连结的不同基本颜色,拉引自己到心脏中心,如此他们将变成迷人的灿烂光芒。透过规律的修练,瑜伽行者获得超自然的力量,可在遥远的距离外,以精微身品尝到上述五种快乐。随着生命能量与头脑的一致,这些力量会自然产生。


感官控制和专注的修练,能够透过凝视的帮助更进一步地发展。瑜伽修行者可以从心脏中心往上、往内移动和回撤,一直到喉咙中心(喉轮)为止,藉此与认知世界连系。从较低中心移动到较高中心,导因于感官控制和专注的修练,前者可以使人离开低下的中心,后者可以使修练者全神贯注于下一个更高的中心。这个过程一直持续,直到抵达位于两眉间后方的眉轮为止。这里是灵魂的总部,在物质世界清醒状态时作用的所在。


当感觉之流汇集在一起,蓄积在这个中心(眉轮)时,一个人会忘记自己,超越身体意识,逐渐地,内在灵性之光开始显露,随着更加的专注会更光明灿烂。在这个阶段的完美专注,往下到直肠海底轮的所有中心,都变得光明。


在此,我们可以提到瑜伽的生理。脑脊髓系统是身体的栋梁。根据希瓦.山依塔的说法,人体有三十五万个经络。以下十个是最重要的:


  (i) 右脉(Ida):起于脊椎右侧最低的海底轮,盘绕着中脉,一直到左鼻孔。

 (ii) 左脉(Pingala):起于脊椎左侧最低的海底轮,盘绕着中脉,一直到右鼻孔。

 (iii) 中脉(Sushmana orsukhmana):在左、右脉之间的中央经络,从海底轮沿着脊椎一直到眉轮,亦即灵魂的座位。

 (iv) 甘哈利(Gandhari):从中央经络的前方上升,到左眼的位置。

 (v) 哈斯提吉哈(Hastijivha):从中央经络的后方上升,到右眼的位置。

 (vi) 普须帕(Pushpa):从中央经络到右耳。

 (vii) 亚须维尼(Yashvini):从中央经络到左耳。

 (viii) 阿拉布什(Alambhush):延伸到手根。

 (ix) 库胡(Kuhu orShubha):往下到生殖器尖端。

 (x) 夏因克尼(Shankhni):往下到直肠。


这十个经络中,左脉、右脉、中脉最要。左、右脉在进到鼻基部之前,会彼此交错,称为神经节索(gangliated cords)。


第三个经络,即中脉,通过脊椎,经过以下六个中心:


(1) 海底轮(基丛),具有四瓣莲花,延伸到四边。

(2) 生殖轮(下腹丛),具有六瓣莲花,延伸到四边,及上、下两面。

(3) 脐轮(太阳丛),具有八瓣莲花,在原本的四边中间再加上四边。

(4) 心轮,具有十二瓣莲花,是散开的莲花。

(5) 喉轮,具有十六瓣莲花,是遍布一切的乙太莲花,非常纯净的中心。

(6) 眉轮,具有两瓣莲花,意思是命令的中心。


除了上述轮窍,尚有心智(包括心智、头脑、聪慧、武断),具有四瓣莲花。因此,全部共有五十二个花瓣,对应于梵文的五十二个字母。梵文是所有语言之母,尽管如此,我们必须摆脱所有的梵文,到达超越的状态,称为Neh-akshra para,它是永恒,而且始终存在的。关于这个,卡比尔说:


三个世界和五十二个字母是一体的,

全都易于毁坏。

但这个永恒,而且始终存在的神圣音流,

与他们相当不同。

——卡比尔


两个脉丛结在一起就构成所谓的结(granthi),有梵天结、毗湿奴结、湿婆结。


更多资讯:

http://www.aiweibang.com/m/u/330905

Tags:专注
最新文章更多>>
文章推荐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