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心灵花园 > 心灵花园 > 人生感悟 > 爱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

爱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

发布时间:2013-10-20 13:51:21 来源:互联网 所属分类:人生感悟

爱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

很多母亲只会把孩子当做婴儿来爱,这种女人最为常见。她们在孩子满两岁以前都是理想母亲,对孩子疼爱有加,照顾得无微不至。但整个情况一夕之间完全改变了。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意志,开始不听话,任性哭闹,跟别人表现得更亲近向外探索属于他自己的世界——母亲的爱就戛然而止,不愿全神贯注在他身上,甚至厌恶他。通常她这时会渴望再次怀孕,拥有另一个婴孩,另一个宠物。如果成功,整个循环就重头来过。不然的话,她可能宁可帮邻居照顾小婴儿,也懒得理会自己的孩子。每个人都看得出,这些失去母亲宠爱的大孩子不快乐,而他们全神投注在另人婴儿身上的母亲对此却一无所知。这种现象是成年后发生沮丧或消极依赖人格的主因。

  对婴儿、宠物或惟命是从的配偶的爱,可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,这种行为跟“陷入情网”很类似。它不需要努力,不是一种经过意志抉择的行为,也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,所以不能算是真爱。

  虽然经由这种感情也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,可作为真爱发展的基础,但是要拥有健全而富有创造力的婚姻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或达成。整个人类的进步,都还需要更多其它的东西。

  以那位不肯让孩子坐校车上学的母亲为例,她亲自开车送他,当然不能说不是一种滋养方式,可是这种滋养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他心灵的成长。其它诸如:硬塞食物给已过胖的孩子;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;买一箩筐玩具或一柜子的衣服跟孩子;都有是矫枉过正。爱不光是给予;它是合理地给和合理地不给;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;它是合理的争执、对立、鼓励、敦促、安慰。它就等于领导术。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,不能只凭直觉,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。

  自我牺牲

  在不合理的给予或破坏性的滋凑养方式背后,动机和种类很多,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:“给予者”在爱的假面具下,只求满足自己,全然不把对方心灵真正的需要当一回事。

  有位牧师来看我,他的妻子有慢性泪丧症,两个儿子也都从大学退学,在家无所事事,并接受心理治疗。虽然全家人都“有病”,开始的时候,他并不认为他们的病跟他有关。他说:“我竭尽所能的照顾他们,帮着解决问题,我醒着的每一刻都在为他们担心。”

  探究之下,他也的确在为他妻子和儿子的要求鞠躬尽瘁。虽然他觉得他们应该开始学习自立了。但仍替两个儿子都实了新车,而且替他们付保险费。尽管他非常讨厌进城,而且一听歌剧就想打瞌睡,可是他每周都带妻子进城听歌或看戏。他的工作负荷相当沉重,但一回家就得跟在妻子和儿子后面收拾房子,因为他们都完全不把整洁当一回事。

  我问他:“你成天为他们做这做那,难道不累吗?”他答道:“当然累,可是我有什么选择?我爱得太深,不能不管他们。只要他们有所需求,我就一定设法满足。我或许不聪明,但至少有足够的爱与关怀。”

  有趣的是,他的父亲是位小有名气的学者,但喜欢到外拈花惹草,又好酒贪杯,毫不顾家人死活。我的病人渐渐开始觉悟,他自幼发誓要做一个跟父亲截然不同的人,要做一个满怀爱心的家长。他也发现自己为维持这个形象付出极为可观的代价,他的一切行为,包括投身牧师这行业,都环绕这个形象为中心。但他使全家人都变得幼弱无能,这点他委实难以了解。他一直把妻子称为“我的小猫咪”,把成年的儿子叫做“我的小宝贝”。他困惑的说:“就算我的爱是基于对父亲的反抗,那又怎么样?这不表我应该像他一样的冷酷无情,不负责任啊!”

  然而他应该学习了解,爱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,不但需要用心,也要用脑。在一心要做得跟父亲不一样的意念之下,他完全放弃了爱的弹性。他必须了解,有时候不付出反而比在错误的时刻给予更恰当,培养家人独立的能力,比一直照顾其实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他们,需要更多的爱心。他得认清,表示需求、愤怒、不满与期望,对家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牺牲自己。爱不仅是无条件的接受,也包括冲突和利益。

  爱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,不但需要用心,也要用脑。

  爱不仅是无条件的接受,也包括冲突和利益。

  他开始改变,他不再跟儿子身后收拾,对他们不帮忙照顾家务的行径也会公开发脾气;他不再替他们付保险费,要求他们自行负担;他让妻子自己一个人去纽约市看歌剧。他不再百依百顺,有求必应,开始扮“坏人”。

  幸好他早先行为的动机虽然以满足自我为出发点,但他并未失去爱的能力,这种能力是他改变的原动力。他的妻儿一开始不消说都深为不满。但不久一个儿子回大学求学,另一个找了份工作,搬到外面自己租公寓住。他的妻子也发现独立的好处,以她自己的方式重新开始成长。牧师自己不但工作效率大为提高,生活也快乐多了。

  虐待与被虐待之间

  这位牧师误导的爱,已濒临受虐待狂的边缘。虐待狂与被虐待狂通常带有性的联想,患者在使人痛苦或自己受痛苦的时候,会产生性的快感,但性虐待与被虐待狂在精神病理学上甚为罕见,较常见的是社会型虐待与被虐待狂,病情也更严重,患者会下意识的希望在与性有关的人际关系当中伤害对方,或被对方伤害。

  典型情况下,一个女人因遭丈夫遗弃,感到极度沮丧,向心理咨询师求助。她会不断哭诉丈夫无穷无尽的虐待行为:不关心她、在外面有一大串女人、把买菜的钱输掉、高兴时才回家、喝得酩酊大醉的回家打她,现在终于在圣诞节前夕弃她和孩子不顾而去——还特别挑圣诞节前夕。

  刚出道的心理咨询师通常对这套故事大表同情,但进一步的了解会使同情心烟消云散。首先,心理咨询师会发现,虐待的模式已持续二十年之久。期间,这位妇女跟她的丈夫离婚两次,也破镜重圆两次。此外有不计其数的吵吵闹闹与分分合合。

  经过一、两个月帮助她重新自己站起来的努力之后,某天早晨,咨询者兴高采烈地走进咨询师的办公室宣布:“我丈夫回来了。昨天晚上他打电话来说要见我,结果是他来求我让他回家,他必过自新,变了一个人,所以我就让他回来了。”咨询师指出,这现象他们已经讨论过了,一切不过是重复过去的错误罢了,何况她不是才觉得一个人生活得很好吗?病人答道:“可是我爱他。你不能否定爱呀。”如果咨询师要求进一步讨论她所谓的“爱”的本质,心理治疗往往就此中断了。

  这是怎么回事?百思不得其解的咨询师试着回忆治疗过程的每一个细节,他想起她描述多年受丈夫虐待的情形时,仿佛从中得到一种快感。

  突然间,他心头涌现一个奇怪的念头:会不会这个女人如此忍受丈夫的虐待,甚至自投罗网,完全是因为她喜欢这么回事?但这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?她乐于受虐待,是否因为她毕生都在寻求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?现在她的行为模式已昭然若揭:她从痛苦的处境中汲取一种优越感,最后丈夫回头来求她收留,她又反过来得到一种虐待的快感,他的低姿态肯定了她的优越性,她从他的摇尾乞怜当中,享受到报复的愉悦。

  通常这种妇女从童年时代就饱受屈辱,她们被迫自认在道德上高人一等,从中获得阿Q式的心理复仇快感。相对的,这种心态也需要更多屈辱与虐待加以滋养。当世界善待我们时,报复的心理就不能成立;为使报复成为生活的目标,就必须一再加强被迫害的感觉,使复仇心态持续下去。被虐待狂把忍受虐待视为爱的表现,但这其实只是他们寻求报复快感的必要条件,它的基本动机是恨,不是爱。

  被虐待狂把忍受虐待视为爱的表现,但其实这只是他们寻求报复快感到的必要条件,它的基本动机是恨,不是爱。

  受虐待狂的问题引出另一个与爱有关的错误观念——把自我牺牲当做爱。典型的爱虐待狂根据这个观念,把忍受虐待当作自我牺牲,换言之,也就是爱,却完全罔顾其中的恨意。

  例如那位为家人牺牲一切的牧师,一直认为自己的动机是为家人发,全然不知他行为的真正目的是维系一种自我形象。每当我们自称作某件事是“为了别人好”,我们都是以某种方式在逃避自己的责任。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出于自己的抉择,这么抉择是因为它最能满足我们。我们无论为别人做什么事,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  我们真心爱人,因为我们要去爱。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需要孩子,我们爱孩子因为我们要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。爱确实能改变一个人,但它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。真爱会使我们更充实。在某种意义上,爱也可以说是很自私,因为它追求的是自我扩张。自私与否绝不是判别真爱的标准。唯一的标准是:真爱永远追求心灵的成长,除此之外,都不是真爱。

  爱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。

  真爱永远追求心灵的成长,除此之外,都不是真爱。

作者:大连心理咨询师杨光

Tags:爱是一种自我扩充,而非牺牲,什么是爱
最新文章更多>>
文章推荐更多>>